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oa 极端天气条件下风电机组事故演化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01 极端天气(强风、雷电、盐雾、冰冻)频发,对风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事故演化和风险预警方法对事故运行数据有较强的依赖性,而极端天气条件下难以提供足够的可靠数据进行分析,这大大增加对风电机组进行监测预警的难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专家知识和风电机组事故的文本数据,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风电机组事故演化分析模型。该模型首先借助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知识抽取,以实现对于事故风险的感知,随后进行知识图谱的构建以及事故的演化推理。本文以雷电和高温灾害为例,借助所提模型进行风电机组事故演化推理和事故风险的定性推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风电机组事故信息的有效感知,并进行事故的演化推理,可为风电机组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5 11 0 刘浩,徐晴晴,张来斌,李云涛,周涛涛 基于ChatGLM3-6B的煤矿事故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02 为推动煤矿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解决传统方法存在大量标注数据、费时费力、识别效果低等问题,提出基于ChatGLM3-6B的煤矿事故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通过构建提示模板,使用ChatGLM3-6B模型的上下文学习能力,进行知识抽取以及Neo4j图数据库存储。采用LangChain框架,实现针对煤矿事故知识图谱的智能查询问答。研究结果表明:ChatGLM3-6B在单样本提示和少样本提示学习策略下信息抽取效果都要高于Lattice LSTM,Bert-CRF和RoBERTa-CRF模型,在F1值上分别达到0.801 0,0.853 7,其次在知识问答模块,通过煤矿事故问答案例实验测评发现,达到预期应用效果。研究结果不仅可为煤矿安全领域提供1种高效智能的事故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技术,还可为煤矿管理者在事故防控方面的安全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2 21 0 江耀森,杨超宇,刘晓蕾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冲击地压防治文献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03 为探究我国冲击地压防治领域的研究历程及进展,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94—2023年间收录于CNKI数据库的2 891篇该领域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首先探明文献在时间轴及发表期刊的分布情况,然后针对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进行共现分析,最后通过关键词的聚类、共现和突现分析,对国内冲击地压防治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冲击地压防治研究发展历程,可按时间划分为稳定发展期、爆发增长期和持续波动期;以《煤炭学报》《煤矿安全》《煤炭科学技术》《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等期刊为主要交流平台;主要研究力量包括窦林名、潘一山、姜福兴等核心作者团队及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且组织之间合作较频繁;“厚硬顶板、动静载、巨厚砾岩、能量耗散、围岩协同控制、水力压裂”等是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突现,得到随时间变化的关键词演化图谱。研究结果以期为冲击地压防治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22 28 0 裴晓东,李金鑫,刘华锋,王亮,苗振东,陈佳辉,王炎林,袁玉洁 储罐区自然灾害诱发工业灾害风险定量评估框架模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04 为提升自然灾害诱发储罐区工业灾害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降低灾害损失,提出1种自然灾害诱发储罐区工业灾害风险的定量评估框架模型。该模型将工业事故多米诺效应量化评价模型拓展,提出自然灾害诱发的储罐结构破坏概率和内容物泄漏频率的计算方法,建立储罐安全屏障对事故升级概率和场景频率影响的量化模型,将框架模型应用于某储罐区雷电风险评价,以个人风险区域定量表征罐区雷电灾害。研究结果表明:该框架模型考虑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致灾规律,可量化评估安全屏障效用,辅以灾害情景仿真技术,能够提高自然灾害作用下储罐区承灾体暴露性和脆弱性分析精准度。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响应提供科学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29 35 0 魏彤彤,钱新明,郭子东 油气井斜承载台阶面强度研究*——以万米超深井超重送入钻杆45°台阶面为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05 为应对钻探深度增加带来的井口设备超重载荷挑战,解决超重载荷承载台阶设计校核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开展对承载台阶强度的研究。首先,建立考虑摩擦力的斜面台阶力学模型,提出承载台阶剪切失效模型下的计算公式,并对不同设计准则、安全系数和标准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然后,以万米超深井超重尾管设计的新型带45°斜坡的送入钻杆为例,结合理论分析与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进行多种方法求解极限载荷研究,得到轴向的许用载荷和极限载荷,并对钻杆台阶面进行局部应变等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剪切失效公式可用于斜面台阶承载极限载荷计算,建议采用ASME BPVC Ⅷ-3规定的弹塑性方法进行精细分析,载荷系数取1.8计算许用极限载荷。研究结果为油气井行业中井口设备承载的斜台阶设计与计算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36 45 0 史君林,冯少波,明传中,练章华,万智勇,张强 考虑多利益相关群体偏好冲突的应急响应协同决策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06 为了解决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中多利益相关群体偏好冲突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利益相关群体的应急协同决策方法。首先,考虑到应急决策中潜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采用多粒度扩展概率语言术语集以量化表征决策群组的评价信息。同时,引入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共识模型,以解决多利益相关群体决策信息的非一致性问题。然后,将最优最劣法扩展到概率语言环境下,应用模糊数学规划以求解评价指标权重。最后,将前景理论与多粒度扩展概率语言术语集结合,在纳入决策者心理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确定应急响应方案的优先级排序。本文以高校校园防控甲型流感传播的应急响应决策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方案协同优选提供思路。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46 53 0 梁学栋,王霞 区域协调发展下的生产安全事故时空演化特征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07 为了明确区域风险源的空间分布及生产安全事故的空间相关性,探索区域生产安全事故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四大经济区划分下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下同)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种时空特征分析方法可视化展示我国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方法分析其空间相关性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安全状况的空间分布由“高-高”集聚转为“低-低”集聚为主,事故空间分布不平衡问题显著;目前事故空间集聚稳步提高,区域差异减小,对周边地区有正面空间溢出效应,东部沿海地区通过“涓滴效应”逐步改善了周边省份和地区的生产安全状况。研究结果可为具体调整各区域生产安全状况提供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54 60 0 解宏亮,冒香凝,李泳暾,赵艳波,张江石 城市内涝灾害韧性评估及影响因子分析*——以福州市为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08 为有效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韧性水平,基于压力-状态-响应评估分析框架,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韧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TOPSIS综合评估模型,以福州市2018—2022年为时间周期开展实证研究,并引入影响度测算模型对制约城市内涝韧性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2年该市内涝韧性从Ⅱ级逐步提升至Ⅳ级,城市整体内涝韧性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城市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防灾减灾投入等因素是制约城市内涝灾害韧性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开展有针对性内涝灾害防治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61 66 0 尹萌萌,刘梦婷,朱伟,郑建春 基于上行开采方式的煤层群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09 为了研究在上行开采方式下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不清这一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开采煤层下方赋存1层采空区、2层采空区和3层采空区进行氧气运移情况和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分布特征研究,从而研究出开采煤层采空区遗煤不会自然发火的工作面推进速度;结合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某煤矿煤层群上行开采3-2煤层实例,利用软件Comsol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3-2煤层下部采空区漏风时,对采空区内遗煤自然发火的规律是否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工作面推进速度大于3.17 m/d时,采空区遗煤不会自然发火。研究结果可为上行开采领域的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总结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67 72 0 张大明,刘康,张勋 迈步式吸能支架-巷道围岩系统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10 为防止吸能支架与冲击地压引起的围岩发生共振,提高巷道支护围岩体系的安全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吸能支架-巷道围岩系统模型,考虑初始应力条件,通过在巷道上方施加简谐激励以模拟动载作用,研究在不同动载频率下吸能支架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外界扰动频率接近系统固有频率时,会发生共振现象。动载作用下,吸能支架最大位移发生在顶梁,而顶梁位移分布呈中间大两端小趋势,应力分布呈中间高两边低趋势;靠近顶板和靠近动载源处的围岩的加速度幅值较大。动载频率为吸能支架固有频率时,立柱的振动频率与围岩振动频率相差较小。研究结果为动载作用下巷道围岩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73 80 0 黄爱新,唐治,吴昊,杨永峰,吕进国,吴志伟 弹性装置缓冲下矿井突出冲击波能量衰减规律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11 为控制煤与瓦斯突出冲击波巨大的能量对井下工作人员和通风设施带来损害,设计出1种安装于矿井巷道两壁的弹性装置以加速突出冲击波能量的衰减,人为使突出冲击波能量加速衰减至安全等级;运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进行不同有效断面变化(不变、变大和变小)和不同突出压力(0.6,0.8,1.0 MPa)下冲击波能量的衰减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效断面变化的弹性装置均能加速突出冲击波的能量衰减,弹性装置设置越多同一时刻传递到巷道末尾的冲击波能量越少;相较于有效断面不变和变大,弹性装置有效断面变小对突出冲击波能量衰减的效果最好;突出压力与冲击波能量呈正相关,突出压力的改变对弹性装置有效断面变小时影响很小,对加速冲击波能量衰减的效果很稳定。研究结果可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提供理论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81 87 0 任美容,谢雄刚,骆家宁,陈学习 基于多时段QCA的煤矿事故致因演变规律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12 为了防范和减少煤矿事故,保障能源安全,本文以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各40起典型煤矿事故为研究对象,基于TOE框架构建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的事故致因表,运用多时段定性比较分析方法(mtQCA)进行组态分析,探究两阶段煤矿事故的致因路径和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阶段一和阶段二分别存在着6条和4条组态路径,并可以聚类归纳为4种事故类型:技术主导型、组织管理主导型、环境主导型和技术-组织联动型;组织管理问题仍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违规行为和监管不力;在多时段比较分析中,存在多重轨迹演化的现象,技术-组织联动型和环境主导型的变化轨迹是“转折轨迹”,技术主导型和组织管理主导型的变化轨迹是“主导轨迹”。最后,针对事故的不同类型和演变规律,提出预防与应对措施,可为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88 93 0 李琰,张嘉乐 不同粒径煤矸石二次氧化指标气体产生规律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13 为了研究不同粒径二次氧化下煤矸石的自燃特性。采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实验系统,对自然风干的3种粒径煤矸石样品依次进行升温实验,得到指标气体CO,CH4,C2H4,C2H6体积分数变化规律和煤矸石样品的耗氧速率,并与二次氧化煤矸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氧化受粒径与升温次数的影响,在升温次数相同的条件下,煤矸石粒径越大,指标气体产生体积分数越小,耗氧速率越慢;在粒径相同的条件下,初次氧化耗氧速率和指标气体生成体积分数总是大于二次氧化。煤矸石二次氧化产生指标气体C2H4和C2H6初始生成温度较晚,CH4初始温度较早,且体积分数低。二次氧化CO体积分数和耗氧速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说明二次氧化的煤矸石同样具备自燃的条件。研究结果可为控制矸石山二次自燃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94 100 0 张靖,李天宇,李绪萍,任晓鹏,周琛鸿,李直 基于红外光谱的滤膜直读法快速检测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14 为了更为准确、快速地检测矿井工作环境中的游离二氧化硅,研究1种基于红外光谱操作较为简便的方法——滤膜直读法,并根据矿尘样品中所含游离二氧化硅质量及其红外光谱峰值强度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U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粉尘样品PLSR校正模型的校正相关性较高,校准RMSE值较小,其中煤矸石粉尘样品校正模型决定系数为0.996 1,均方根误差为0.333 4。红外光谱滤膜直读法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性较高,验证了该方法测定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预防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职业危害及制定有效的防尘措施提供科学借鉴。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01 108 0 乔金林,燕利芳,朱颖硕,郑丽娜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煤岩尘判别和测量质量浓度补偿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15 为减小光散射法的矿井岩尘颗粒物测量质量浓度误差,仿真模拟光子在含尘空间内的随机蒙特卡洛过程,并根据煤、岩尘颗粒物在不同散射面下的捕获光子数以及不同质量浓度范围下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的差异进行尘源区分,针对浓度补偿实验获取的岩尘颗粒物测量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的问题,使用移动平均和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测量质量浓度的平滑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岩尘颗粒物捕获光子数在90°散射面下有较大差异,在3~555 mg/m3范围内区分煤、岩尘的模数转换差值的DTW判断阈值为23 854.06,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减小相对测量误差方面比移动平均更好。1#光电传感器在194~555 mg/m3范围内平均相对测量最小误差为-1.34%,2#光电传感器在3~191 mg/m3范围内平均相对测量最小误差为6.06%。研究结果可为矿井粉尘光学测量装置提供数据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09 117 0 李健威,薛生,王威廉,李响,李德文,赵政 智能煤矿下操作人员情境意识影响因素的多面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16 为了探究智能煤矿中导致操作人员情境意识失效的关键因素,构建智能煤矿操作人员情境意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基于428名被试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注意力、记忆、环境特性和任务复杂度对情境意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意力资源和工作记忆对情境意识具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而环境特性和任务复杂性则对情境意识有间接影响,总体而言,注意力资源是智能煤矿人因失误风险防范的关键。这些发现可为提高操作人员的情境意识、预防人因失误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指导智能煤矿企业人员培训和系统优化设计。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18 124 0 袁晓芳,伍琦淇,孙林辉,贾倩荷 邻近电力管道的城市埋地燃气管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17 为进一步预防城市埋地燃气管道与电力管道耦合事故发生,基于邻近电力管道的埋地燃气管道物理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甲烷燃气泄漏扩散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城市埋地燃气管道与电力管道耦合场景下的燃气泄漏扩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甲烷燃气扩散速率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较大,相比壤土和黏土,甲烷燃气在砂土中扩散速率相对最快;甲烷燃气扩散范围随着管道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需重点关注泄漏孔附近区域尤其是上方高浓度区;甲烷燃气发生泄漏后在电力井内迅速扩散,最快会在34 s内达到预警浓度,并在70 s左后时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埋地燃气管道与电力管道耦合场景下的风险监测预警提供决策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25 131 0 吴翔飞,赵小龙,方炜,王静舞,唐飞 复杂工况下湿式火驱注入井温度场及腐蚀规律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18 针对湿式火驱注入井井筒温度场变化大、不同阶段腐蚀速率难以确定这一问题,以典型湿式火驱注入井进行研究,建立井筒温度场,计算各个阶段的井筒温度,通过氧腐蚀预测模型对管柱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注气、注水下的油管腐蚀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井筒温度主要受注入蒸汽温度、日注气量、日注水量和油层燃烧影响,注入蒸汽温度达到350 ℃时,井底温度高达266.1 ℃;管柱腐蚀速率随注水量增大快速上升,日注水量达30 m3时,井底附近的腐蚀速率高达1.23 mm/a。研究结果可为湿式火驱注入井腐蚀规律分析提供一定参考并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32 138 0 张智,敬耘博,杨昆 掺氢天然气喷射火燃烧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19 为探究掺氢天然气的燃烧特性,基于OpenFOAM开源平台建立掺氢天然气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大涡模拟(LES)模型、有限速率燃烧模型(Pasr)模型和单步反应模型对掺氢天然气喷射火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喷射火的火焰最高温度与掺氢比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火焰长度与掺氢比之间表现为负相关关系;此外,研究发现随着射流速度增加,轴线上火焰温度高温区域逐渐变远,在同等掺氢比条件下,当射流速度由30 m/s增加至60 m/s时,火焰长度变化区间由1.0~1.251 2 m增加至1.250 2~1.561 2 m,火焰长度与射流速度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应用中的燃烧器设计和掺氢天然气泄漏与爆燃事故风险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39 145 0 时婷婷,那生巴图,李春艺,孙晨,王奕筝,李鑫,吕亮亮,周睿,赵瑞昌,鲁仰辉 高压氢气欠膨胀射流数值模拟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20 为探究高压氢气欠膨胀射流的特性和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20~70 MPa泄漏压力下,出口直径为1 mm的氢气射流,对流场结构和泄漏流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区域存在复杂的激波结构,包含中心的核心区和四周的混合层;而在远场区域,高压氢气欠膨胀射流具有和亚音速射流相同的自相似特性,远场的起始位置与射流的有效直径成正比;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压力下高压氢气泄漏的质量流量,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得到不同压力比下的流量系数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可为高压氢气储运装置应急状态下的防护区域划分和事故原因调查等提供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46 152 0 牛奕,刘振 基于CFD的可燃性粉尘管道非接触式除尘机理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21 为提高非接触式清扫管道机器人在可燃性粉尘管道中的清扫效果,采用流场颗粒力系、力矩平衡理论对干燥和潮湿环境下颗粒滚动和切向移动的分离条件和临界风速进行分析;利用CFD技术对有无管道机器人条件下的粉尘管道壁面风速的变化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结合分离条件和风速仿真结果进行干燥和潮湿环境下壁面粉尘清扫效率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分离的临界风速与颗粒直径呈负相关,与液桥颗粒体积比呈正相关;管道机器人的除尘管道壁面风速可增至无管道机器人的2.69~27.84倍,管道机器人可有效提高0.5~4.0 mm直径颗粒的清扫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可燃性粉尘管道非接触式安全清扫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53 159 0 余鹏洲,卿兆波 车辆载荷下输油管道力学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22 为了研究车辆载荷下输油管道的力学响应以及影响因素,提出建立考虑管土关系的有限元模型,使用Abaqus模拟不同车重、车速工况下管道应变应力情况,得到不同工况下管道应力应变规律,并以L360钢管作为试验对象,开展车辆碾压埋地钢管的现场全尺寸试验,得到的实测值和模拟值之间的大小偏差范围小于10.30%,处于工程可接受误差范围内,以此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车轮碾压处相比其他位置的管道应力更大,且此处管道横截面上的迎车面至管顶区域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是车辆碾压下埋地钢管的易损区域。同时,管道应力随车速的增大而减小,随车重的增大而增大,管道轴向方向上,车辆车轮碾压位置的管道应力相比其他位置应力更大。研究结果可为工程现场输油管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对保障输油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60 167 0 蒋宏业,陈霈夫,宋静晗,李又绿,徐涛龙 强震区含空洞高速铁路隧道刚柔相济减震效果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23 为提高强震区含空洞铁路隧道衬砌的安全性,采用检查车对19座高铁隧道背后空洞进行测试,借助数值模拟研究刚柔相济措施在强震区含空洞隧道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铁隧道素混凝土区段空洞最易出现在拱顶,频率为0.82;含空洞高铁隧道采用柔性减震措施时,安全系数提高34.49%~39.36%;采用刚性抗震措施时,安全系数提高20.34%~32.66%;采用刚柔相济措施时,安全系数提高35.65%~51.15%;综合位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结构内力,刚柔相济措施在强震区含空洞高铁隧道的应用效果最优。研究结果可为强震区含病害高铁隧道抗震设防提供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68 174 0 麻建飞,江波,陈征,贺少辉 基于SEM-云模型的装配式预制构件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24 为解决在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诸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采用装配式预制构件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将成熟度划分为5个等级,构建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其对应的17个二级评价指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计算预制构件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权重,结合云模型对某装配式一体化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综合仿真评价,得到成熟度等级并验证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企业安全管理较为成熟,达到已管理级,生产加工阶段对预制构件的安全管理影响最大,根据评价结果可得到该装配式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装配式企业安全管理提升方向提供改进策略和可行性建议。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75 181 0 詹钰鑫,张鹏 坡度对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影响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25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不同坡度条件下隧道紧急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特性,采用Fluent软件建立高海拔坡度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列车火灾模型,通过分析救援站内烟气流速、温度等特征参数变化规律,探讨坡度变化对隧道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停车时刻,随着隧道坡度由0‰变化至±30‰,隧道拱顶烟气流速峰值均逐渐减小。列车停车后,正坡度越大,烟气逆流流速峰值下降,烟气逆流长度越短;负坡度则与之相反。对于正坡度隧道,建议人员向火源的上游方向疏散逃生更安全;对于负坡度隧道而言,建议人员向火源的下游方向疏散逃生更安全。研究结果对高海拔隧道火灾防排烟系统设计以及人员疏散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82 189 0 周丹,王鸿亿,张则栋,杜昊 深埋地铁电梯辅助大客流出站建模与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26 为提高大客流场景深埋地铁乘客出站效率,基于社会力模型开展大客流场景下深埋地铁电梯辅助乘客出站5类场景模拟仿真,深入研究乘客出站效率与电梯数量、电梯运行参数、位置布设和乘客选择电梯出站比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埋地铁大客流场景下通过电梯辅助可提高乘客出站效率;平均出站时间与电梯数量和电梯额定荷载呈三次多项式关系,与电梯额定运行速度呈幂律关系;电梯数量、额定荷载、额定运行速度单独分别增加大于3部、30人、5 m/s时,乘客的平均出站时间降低速度减慢;与未设置电梯场景相比,10%乘客选择乘坐电梯时,设置4部额定荷载与运行速度分别为15人和1 m/s的电梯时,平均出站时间最大缩短16%。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埋地铁站客流管控与电梯出入口规划建设的决策。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90 196 0 何姗姗,王巧,施冬冬,黎志华,陈娟,王金伟,周晓菡,张聪,马剑 考虑跨越行为和障碍物类型的人员疏散模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27 为研究区分障碍物类型的跨越行为对疏散的影响,基于元胞自动机建立跨越行为模型,采用Dijkstra算法改进障碍物场景下的静态场值,根据跨越障碍物时的难易程度将可跨越障碍物划分为可轻松跨越型(Ⅰ类)和不易跨越型(Ⅱ类),提出体力值的概念,用体力值的大小来区分行人是否具有跨越能力,提出障碍物占有率的概念,通过改变其取值来表示疏散空间中Ⅰ类障碍物数量的不同;分析跨越比例、障碍物占有率、障碍物类型等因素对疏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分障碍物类型的跨越行为更能提高疏散效率,同时也更符合实际;不同跨越比例下跨越障碍物行为对疏散的促进效果不同;障碍物占有率不同时,按障碍物类型跨越行为并不总能使疏散时间降至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行人疏散效率、制定疏散策略提供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197 203 0 霍非舟,张伟,曾益萍,邓诗涵,郭乘麟 基于改进DEMATEL—ISM法的地铁司机人因失误致因链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28 为提高地铁司机在行车作业过程中的人因可靠性,保障地铁行车安全,结合地铁司机正线行车作业特点,确定15个地铁司机人因失误致因因素,通过引入熵权法,对决策实验室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DEMATEL-ISM法)进行改进,并建立地铁司机失误致因因素递阶结构模型,确定关键致因链。研究结果表明:失误致因因素递阶结构模型为六层,地铁司机人因失误致因链共36条,其中“紧急情况的辨别—信息通报的及时准确—调度命令的理解及执行—掌握列车操作步骤—完成清客作业—正确完成出退勤工作”为关键致因链,紧急情况的辨别是最根本的致因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司机人因失误管控、制定现场操作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204 212 0 何静,许佳璐,石杰红,丁晨辉,刘伟 呼吸防护口罩在高湿及有机溶剂环境中的过滤性能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10029 为探究呼吸防护口罩在高湿和有机溶剂中的可靠性,针对传统熔喷布口罩和PTFE覆膜口罩在高湿及有机溶剂环境中的阻力及过滤效率变化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TFE覆膜口罩和熔喷布口罩在高湿环境中过滤效率均有一定下降;在有机溶剂作用下,熔喷布口罩的过滤效率最大降幅为63.87%,而PTFE覆膜口罩变化较小,这主要是PTFE膜和熔喷布的电荷衰减导致的。此外,PTFE覆膜口罩和熔喷布口罩在常规环境中阻力无明显差异,但在高湿环境中测试3 h阻力最大值分别为2 493 Pa和218 Pa,水蒸气凝结在PTFE膜表面并堵塞孔隙是主要原因,亲水纤维和口罩复合在短时间内能够减缓阻力增长。研究结果可为呼吸防护口罩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提供参考。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10期 213 220 0 周肖童,柳静献,林秀丽,王滨,何新宇,赫伟东